学院新闻

【社会实践】人民城市抗震减灾与快速应急实践团 赴北川震害遗址开展社会实践(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探索求知寻真理、干事创业敢担当、服务奉献为社会”的核心理念,依托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2024年7月7-9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6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组成的人民城市抗震减灾与快速应急实践团在董军教授、董北老师的带领下赴北川震害遗址现场与河北防灾科技学院师生一同开启此次北川的社会实践之行。此次实践活动有幸得到了防灾科技学院黄大年教学团队周洋副教授、陈笑宇博士后两位专家的支持和讲解。特别是周洋老师自2010年起全程参与遗址保护建设工作,走遍了北川灾害现场全域,对现场的典型震害表现如数家珍,为实践团带来精彩的讲解。

图1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与防灾科技学院参与实践的师生合影

在抵达现场的路程中,触目惊心的震后建筑遗址映入眼帘。陈笑宇老师向实践团详细讲解到此次灾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部分建筑的一、二层楼几乎全被摧毁,许多无辜的生命未能逃生。虽然已过去了16年,但灾难带来的创伤依然那么震撼。依稀可见当地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在纪念遇难者。遗址现场不仅呈现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巨大破坏,更展现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顽强韧性和坚强决心。


图2 大巴行程沿路震后建筑遗址

在北川震后遗址现场,实践团首先前往沙坝断层朱家科普教学点。周洋老师用生动的比喻讲解了地质灾害的本质,他指出强地震灾害主要表现为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周洋老师还为同学们分享了断层挖掘与观察分析的经验,并介绍了汶川地震中逆断型断裂的具体表现形式。





图3 周洋老师对灾害知识生动讲解





图4 断层探槽教学点参观

随后,实践团来到北川沙坝断层朱家段山腰的一处地震损毁建筑旁,调研了墙体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特别是门窗洞口两侧墙角虽体积较大但较少受损的应力集中现象。周老师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分析了地震往复波动与裂缝形成的关系,通过对水平裂缝的分析讲述了地震引起房屋破坏的过程。接着,实践团深入朱家段遗址区的一栋高层住宅旁。该处住宅呈现出高烈度地震对特定地区地貌的典型影响,震后房屋与院落产生了11米高低差。现场实践团成员还与周洋老师探讨了造山运动及板块相互作用的关系,周老师通过比较四川盆地与其他地震多发区域,生动形象的为同学们讲解地壳板块运动稳定性差异,并强调地形因素在地震活动性中的关键作用。此外,针对结构抗震特性,周老师还为实践团同学们点评了中国传统木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优质抗震特性,让同学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





图5 山区震后的一处建筑遗址 图6 建筑破坏与裂缝成因讲解


图7 震后一处地貌典型变化遗址 图8 地震成因分析与抗震防灾普及

调研完北川沙坝断层朱家段地震遗址后,实践团又来到魏家沟大坝区目的地。周老师详细介绍了北川的自然景观与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描述了北川地区的地貌特点,分析了景家山崩塌和滑坡的机理。针对途中遇到的一座高墩桥梁,周老师从跨度、抗震性能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了墩柱高度对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及优化思路。在大坝后方,实践团还对滑坡地质灾害、玄武岩岩石断面等进行现场观察。




图9北川大坝后方震后受灾建筑群遗址 图10 多震害山区桥梁选型要点讲解



图11 北川唐家山地区震后山体滑坡遗址 图12 现场岩石断层面知识介绍

在紧张充实的现场调研后,实践团师生们聚集在一起,对当天实践调研进行总结交流。同学们讨论了山区桥梁工程的创新设计、工程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案例,以及如何更好的在科研和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等等。交流中,董军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针对低年级同学,董老师强调要在后续力学课程学习中强化基本概念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要持续在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不断汲取知识,为国家未来高质量防灾减灾事业贡献力量。



图12 研学实践第一程活动的总结与交流